旅游泰国佛教行为砍手
朱元璋在寺庙当过和尚,为什么当上皇帝后不学武则天兴修寺庙?
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。我也是一个热爱历史的人,对历史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关注我一起交流。
武则天发迹前曾委身感业寺当尼姑,朱元璋投身红巾军前在皇觉寺当和尚,这两人跟佛教都有很大渊源。至于后来为什么武则天大兴寺庙,朱元璋没有,在我看来,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两个,一是经济条件不同,二是政治需求不同。
武则天为了能当上皇帝,在她的支持者的建议下,***取了很多措施。除了打击李唐皇室、杀子杀媳杀孙外,还任用周兴、索元礼等酷吏清除异己者的办法把控朝纲。
但是,这些还不够。皇帝,又是天子,如果成了神仙,来当天子自然就不存在什么心理障碍了。
自东汉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一直到唐朝,佛道两教就明争暗斗不止。隋朝时期,佛教大兴;唐立朝后,多为胡人血统的李氏尊老子李耳为祖先,道教兴起。
武则天打击李唐,自然就对道教也不客气。她奉佛教为国教,自称弥勒佛转世,修建的寺庙、石窟中,佛像多有以武则天外貌取样的,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,据传就是武则天的面貌。
还有另外一个因素,武则天能这么折腾,也是因为唐朝自李渊、李世民、李治三代以来休养生息,励精图治,这时候国力强盛,疆域也达到了最大,家底殷实,所以才经得起武则天这么任性。也就是在武则天主政时期,高仙芝兵败怛罗斯,自此失去了中亚控制权。
反观朱元璋立朝初期,刚刚经过元朝的荼毒和元末战乱,民生艰难困苦,百废待兴,他就是再想大兴土木建寺庙,也得考虑物质基础。当初修建南京城墙都没钱,还得求富于民,让沈万三出头,还有南京的皇宫、各王府、各国家机关及全国各地的基本建设,更别说水利等基本民生设施。这些都是排在寺庙前的。
这个问题的说法是不正确的,朱元璋跟武则天一样,并不厌恶佛教,而是跟很多知名僧人,交往甚密,并且兴修了众多的寺庙。
武则天,在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之后到长安的***寺庙感业寺出家为尼。
据说,武则天在这里受到了一个名叫薛怀义的僧人的百般呵护,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。也是在这里,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重逢,从此开始走上了登上皇位的历程。
武则天因此对寺庙的感情很深,并且大力兴修寺庙。她可能还有其他目的吧,大家可以猜猜看。
朱元璋,素有“乞丐皇帝”之称,自幼家贫,父母兄长去世后,都没有地方安葬。因为父母去世,朱元璋没了生活来源,十七岁的他只能跑到了皇觉寺出家为僧。
朱元璋在皇觉寺当了还不到五十天的扫地小沙弥,就因寺庙缺粮,被迫开始了四处游历乞讨的生活。这一去,就是三年多。朱元璋这三年的生活是很悲惨的,但给朱元璋的触动也很大。
我们可能会认为,朱元璋此时会愤世嫉俗,对寺院也心怀恨意。其实没有,这段经历反而让朱元璋“立志勤学”。二十多岁的朱元璋,经过三年游历,重新回到了皇觉寺。从此,朱元璋开始读佛经,习武艺,博览寺院中众多的各类藏书。一直到三年之后,二十四岁的朱元璋,投奔了郭子兴,开启了帝王之路。
朱元璋之所以没有大力兴建寺庙,不像武则天那样极力推崇佛教,我想大概是以下的原因:
一、朱元璋幼小时,是被迫出家为僧,而并不是像顺治、李叔同之类是因为信仰,他只是到庙里混口饭吃罢了。再者,穷乡僻壤的小寺庙,有道是“庙小妖风大,池浅王八多”,寺中的僧人素质很差,朱元璋当年又穷困潦倒,出身寒微,想必是脏活累活粗活都让他干,脏话丑话粗话都对着他喷,所以当和尚这段经历,在朱元璋的印象中,肯定不是美好的。
这就像我们在中学阶段的重重压力下,虽然语文课本中选的多是古今美文,但让无休止的背诵、抄写、分析、测验,弄得心生厌烦,提起来就反胃。再比如,上学时天天逼着做操,我现在一听广播体操的音乐就觉得刺耳,绝对不会自己开电脑写东西时,用这个当伴奏解闷的。
所以当了皇帝的明太祖,再听到什么《金刚经》、《般若经》,木鱼梵音时,并不是那么悦耳舒心。
二、***统治的需要:我们知道,当年元朝统治者是崇尚佛教的。元朝一开国,忽必烈就非常崇信吐蕃的上师八思巴。称他为“大宝法王”,赐了玉印,还使用他创制的八思巴文字。
到了后来,这些僧人的特权越来越多,元朝一官二吏,三僧四道,知识分子是臭老九,他们欺男霸女,像金庸***《倚天屠龙记》中所说的,那些“佛爷”见了平民想打就打,想杀就杀,见了漂亮娘们抓进寺中奸淫,也没有官府来管。这并非是***中的虚构,当时元朝皇帝(元文宗)下旨明文规定:“平民殴打西僧者,砍手,骂西僧者,割舌”。所以在元朝佞佛风气大盛。
所以当朱元璋称帝,改元为明后,自然不能还延续元朝这些传统习惯,让番僧们再度得势,所以扶植本土的道教,抑制佛教应该是正确的政策。
文|小灿哥说历史
朱元璋做和尚是迫不得已
朱元璋小时候都没有个大名,一直到投靠郭子兴之前都叫朱重八,跟刘邦一样,就叫个刘老四。
后来朱元璋家里实在太穷了,自己的父母死了都没有钱买棺材,用草席包着就下葬了。
所以朱元璋去皇觉寺做和尚是迫不得已,是走投无路的无奈之举。
可是没过多久,寺庙还倒闭了,朱元璋又被寺庙抛弃了,无奈只能做个游僧,说白了就是一个乞丐。
这是朱元璋的一段不光彩的历史,他这个人疑心特别重,而且极为敏感,做了皇帝之后,更加不愿意人们提起朱元璋做过和尚的经历。
提起做和尚的经历,是犯了朱元璋的忌讳。
在朱元璋面前,一些跟和尚有关的词语,比如“光”、“秃”、“僧”是绝对不能说的,就连“僧”的谐音都不行。
野史说,有个叫蒋镇的写了一首《正旦贺表》,拍朱元璋马屁,其中有“睿性生智”一句,谁知朱元璋说“生”与“僧”发音近似,是在说他做过和尚,蒋镇就被杀了。
朱元璋做了皇帝后,别说兴修寺庙,甚至十分忌讳他人再提他当和尚这件事。很多人因无意中犯了忌,而被枉杀。朱元璋不仅十分忌讳“光”、“秃”等字,就连“僧”字也讨厌,乃至连和“僧”字读音差不多的“生”也同样厌恶。当然,这一切都要从他小时候的经历说起。
身世坎坷,童年凄惨
朱元璋(那时叫朱重八)出生的时候,正是元朝末年,那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之一。吏治***,灾祸连年,徭役赋税沉重,民不聊生。朱元璋就在这种时候出生在了一个冬凉夏暖、四面透风的茅屋里,虽然说出生的时候也是天生异象,红光冲天,以致邻居以为失火(纯属扯淡的事),然而这些对他没有任何帮助,他依然吃不饱饭,上不起学,只能给地主放牛为生,到17岁的时候,遇上大灾荒,数天之内,父母亲、哥哥相继饿死,他却悲惨到连块给亲人下葬的地都没有。
入寺为僧,受尽屈辱
为了活命,只能去附近的皇觉寺当了和尚,可是他的苦难远远没有结束,在寺庙里,他就是一典型的勤杂工,打扫卫生,添油,擦佛像,都是他的活,干的活最多,可他非但没有得到尊重,反而经常挨骂受罚。当那些所谓的和尚在喝酒吃肉的时候,他却在默默的擦洗香客踩踏的地板。可就这样的生活,也仅仅维持了几个月,寺庙里也入不敷出了,所有的和尚都不得不托钵乞食。就在要饭这种事上,朱元璋也被歧视,由于他的地位最低,让他去的地方都是偏僻、贫穷的村落,经常饱一顿饥一顿,也就仅仅是没饿死而已。
性格多疑,残暴冷酷
在中国历史5000多年历史上,像朱元璋这样经历凄惨的开国皇帝,绝无仅有。正是这样的经历,养成了他残忍冷酷的性格,为了掩饰他早年屈辱不堪的往事带来的自卑心理,在他登上大位后,以强权压制,对提及他往事的人,不管是幼时玩伴,还是朝廷大员;不管是文人还是武将,一律大开杀戒,制造了无数的冤案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lnlw.com/post/15290.html发布于 11-21